[1] 原载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1996年第5期。本文发表时,题为《中国史学:20世纪的遗产与21世纪的前景(论纲)》,今从标目体例上考虑,乃删去“论纲”二字。
[2] 李大钊:《史观》,《李大钊文集》(下)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84年,第268页。
[3] 侯外庐:《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》自序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87年,第5~21页。
[4] 这些数字,包括译著、重印书和考古著作在内。
[5] 林甘泉:《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》,载《历史研究》1996年第2期。
[6] 于沛:《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》,载《历史研究》1996年第3期。
[7] 张广智:《超越时空的对话:我国新时期引进西方学术文化的若干思考》,载《天津社会科学》1996年第3期。
[8] 翦伯赞:《关于历史知识的通俗化问题》,《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》第二辑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0年,第165页。
[9] 分别参见胡逢祥、张文建:《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》,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;王学典:《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》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》1994年第2期。
[10] 邓小平:《振兴中华民族》,《邓小平文选》第3卷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3年,第358页。